转载|《凉山日报》:细细绣花线纺出好生活

传闻,天上的织女,能用金梭采集七色光芒,把它们织成云锦天衣。在传说中,织女和牛郎最终仙人殊途,被银河隔在了两岸。

而在现实的人间,在金沙江畔的雷波县渡口镇,却是“牛郎”“织女”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勤劳的双手络丝、捻线,纺出细若银丝的绣花线,织出自己的美好新生活。


微信图片_20220725172208


家门口的工厂


5月30日清晨,伴随着鸡鸣犬吠的声音,渡口镇在晨光中苏醒。位于这里的雷波海雅公司的纺织车间里,纺织机器开始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这声音是如此悦耳、如此动听,它是群众致富的合奏曲,它是当地发展的交响乐。

和往常一样,工人阿子拉洒起床梳洗完毕,就前往食堂吃早餐,然后来到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他的爱人曲比吉古和他一样,都是雷波海雅公司捻线车间的工人。

今年5月6日,经同村在厂里打工的邻居介绍,阿子拉洒夫妻俩来到了海雅公司上班。在车间培训师傅手把手地教导下,阿子拉洒夫妻俩子很快就熟悉了操作流程,并能够上手操作机器。

虽然上班还不到一个月,但根据他们的产量,车间管理人员初步估算了一下,夫妻俩这个月每人的工资都超过了4000元。

“以前我们跑到沿海的工厂打工,来去的费用高不说,主要还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就能赚到钱,这个工作真的太好了。”阿子拉洒说。


微信图片_20220725172214


纺出绣花丝线


雷波海雅纺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之一的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的下属子公司,主要生产生物基纤维长丝绣花线。

在海雅公司的车间里,随着机器的快速转动,两根单丝被加捻成为绣花线,卷绕在纱管上,最终被成绞机卷绕成绞片,最后通过人工编绞,成为成品绞片。

男男女女的工人们,都系着围裙,眼睛盯着机器,他们操作机器的纺织速度应该早已远超织女,一天能够生产绣花线数吨。

拿起一捆绞片抖一抖,雪白的丝线如同发丝一般轻盈柔顺。公司生产经理袁道军介绍说:“我们生产绣花线的原料是木浆或者竹浆,它比涤纶这些化学材料更透气、更吸水,手感也更柔软、更具有飘逸感,质量堪比蚕丝。然而,它的价格却比蚕丝低廉,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公司生产的绣花线远销印度、巴基斯坦、日本、韩国和欧美。”

雷波海雅公司是宜宾市对口帮扶雷波县的发展项目之一。据雷波县商务外事局经合外事股负责人徐首雁介绍,在该项目建设中,雷波县政府划出土地70亩,投入资金1.84亿元,修建了海雅公司生产车间、办公用房、员工宿舍及食堂等相关设施。海雅公司投资3000万元用于购置相关工厂设备。

双方合作共赢,依托雷波县打造千亿级纺织生态链建设,宜宾丝丽雅集团将雷波纺织及新材料产业作为千亿纺织产业协作项目,培育雷波工业新的增长极,联动共建全国知名的生物基纺织产业基地。


微信图片_20220725172153


好生活有奔头


雷波海雅公司从2021年9月开工,今年1至5月的产量400吨,产值约2000万元。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鄢勇气说:“海雅公司从建成、开工,到出产品,当地政府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我们有信心今年能达到6000万元的产值,预计实现上缴利税70多万元。”

目前,海雅公司共有纺织工人180人,都是渡口镇本地人,其中彝族工人有近50人,很多都是夫妻一起来工厂上班。

惠义芬是宜宾丝丽雅集团派到海雅公司的络丝工序培训师傅,负责培训新招来的工人。“雷波本地的工人勤奋好学,也能吃苦,操作技能学得很快,短时间就能上手工作。”惠义芬说。

在公司车间外墙壁上,张贴有每个月工资前20名工人的名单,工资数额从4000多元到6000多元不等。每当下工吃饭的时候,工人们都会围在这里议论一阵,都希望下一个月,自己的名字能够进入这个名单。

可观的收入不断吸引着当地人前来务工,海雅公司也为工人们提供尽可能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该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唐道春说:“为改善工人的居住环境,我们专门为宿舍装上了空调、宽带、太阳能热水器等,还提供夫妻房。食堂的菜荤素搭配,多为雷波口味,尽可能地让员工感觉就像住在家里一样。”


建一个厂,带动一方发展。


渡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志海说:“海雅公司建在我们渡口镇,不仅解决了部分人口就业问题,让大伙儿在家门口就赚到了钱,同时也带动了餐饮等相关产业,促进了镇上经济发展。我们将严格贯彻落实《凉山州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规定》,在水、电、用工等方面为企业服好务,实现企业增收、农户增产。”


上一条
下一条
返回